刑罚宽免

  • 发布时间:2021-12-06

——中国古代对残疾人的法律保护措施拾零

王    安

残疾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亦是刑罚宽免的重要对象之一。《周礼》之中就有这一问题的相关记载。《周礼·秋官·司刺》云:“司刺掌三剌、三宥、三赦之法……一赦曰幼弱,再赦曰老旄,三赦曰蠢愚。”这里所谓的“赦蠢愚”即指对智力残疾之人犯罪之后的刑罚宽免。汉代的残疾人若是犯罪,则可以免去佩戴刑具。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下诏曰:“髙年老长,人所尊敬也;鳏寡不属逮者,人所哀怜也。其著令:年八十以上,八岁以下,及孕者未乳,师、朱儒当鞠系者,颂系之。”甘肃武威出土的汉简上亦刻有:“盲、珠孺……吏毋得擅征召,狱讼毋得系。”“颂系之”与“毋得系”皆有不捆绑,不加刑具于身之意。晋朝的残疾人若是触犯法律,则可以与“老小”、“女徒”一样以财物来“收赎”其罪,免于刑罚。晋律中规定了具体的收赎标准:“诸应收赎者皆月入中绢一疋,老小女人半之”;“赎死,金二斤也”;“失赎罪囚罚金四两也”;“以金罚相代者,率金一两以当罚十也”。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对残疾人犯罪亦给予一定程度的宽免。太和十八年(494年)八月诏:“诸北城人年满七十以上及废疾之徒,校其元犯,以准新律,事当从坐者,听一身还乡,又令一子扶养,终命之后,乃遣归边。”唐朝有关残疾人刑罚宽免的规定较之前代,显得更加完善,即残疾人在刑罚上所获得的宽免与自身残疾程度及自己所犯罪行的严重程度相关联。例如,按照唐代的法律,废疾之人若“犯流罪以下,收赎”,若“犯加役流、反逆缘坐流、会赦犹流者”,则“至配所,免居作”;笃疾之人“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若有“盗及伤人者,亦收赎”。对于笃疾之人偷盗和伤人的罪行,唐政府将实行收赎的惩罚。《唐律》亦从犯罪动机和行为后果两个方面对制定该项处罚的原因做出了解答。其《疏》有云:“盗者,虽是老小及笃疾,并为意在贪财。伤人者,老小疾人未离忿恨。此等二事,既侵损于人,故不许全免,令其收赎。”

唐代律法对残疾人犯罪的处罚是宽而有度的。与唐代类似,宋朝统治者对于残疾人犯罪亦从宽处罚。在审讯方面,残疾人可以免受刑讯之苦。废疾者“并不合拷讯,皆据众证定罪”。在量刑方面,宋廷对残疾人往往“矜其老疾”。废疾者犯流罪以下收赎;笃疾者盗及伤人者亦收赎,笃疾之人即使有犯“十恶死罪、造伪、劫盗、妖讹等罪至死者”,“移隶僻远小郡,仍给递赃发遣”;“其犯反逆及杀人,奏听处分”。在刑罚执行方面,残疾人也能获得从轻发落。比如,依照宋朝《刑部式》的规定,诸准格敕应决杖人,若废疾,并斟量决罚;如不堪者覆奏,不堪流徒者亦准此;笃疾,并放,不须覆奏。元朝政府则对犯罪的残疾人实行“罚赎”政策。《元史》记载:“诸有罪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笃废残疾罚赎者,每笞杖一,罚中统钞一贯。”

明朝的律法亦有从宽处罚犯罪残疾人的规定。《大明律·名例律·老小废疾收赎》有云:废疾之人犯“流罪以下,收赎”;笃疾之人“犯杀人应死者,议拟奏闻,取自上裁,盗及伤人者,亦收赎,余皆勿论”。清朝政府在法规层面仍然延续了明朝对残疾人的刑罚宽免政策。按照清朝的律法的规定,“废疾之人犯流罪以下,收赎”;而“笃疾之人犯杀人应死者,议拟奏闻,取自上裁,盗及伤人者亦收赎,余皆勿论”。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清朝统治者往往在有关残疾人刑罚方面持审慎的态度,并不轻易宽免。例如,乾隆十年议准(1745):“嗣后,除老幼暨折一肢之废疾仍照律收赎,毋庸置议外,其瞎一目者不得以废疾论。”乾隆二十四年(1759)规定:凡“废疾犯流罪以下者准其收赎一次,详记档案;若收赎之后,复行犯罪,除因人连累过误入罪者仍准其照例收赎外,如系有心再犯,即各照应得罪名,按律充配,不准再行收赎。”乾隆三十四年(1769)山东司说帖云:“瞽目殴死瞽目不准声请收赎。”乾隆五十九年(1794)云南司说帖称:“手折准赎,聋哑之人不准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