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残联2024年法治建设年度工作报告

  • 发布时间:2024-12-23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残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2024年工作要点,依法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法治工作回顾

(一)统筹部署法治建设工作,推进法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制订全年法治建设工作要点,把法治建设工作纳入中心工作,统筹部署,明确年度法治建设工作重点,推进措施到位,明确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利用党组会、中心组学习、党员大会等,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强化理论教育,并做到坚持常态化、制度化推进。

(二)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各项工作做到合法合规

市残联常年聘请法律顾问一名,借用外脑为我单位重大事项、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制定、行政争议、信访事项处理等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并对残联各科室对外签订的合同进行合法性审核,推进市残联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合法合规。

(三)畅通信访渠道,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信访工作条例》,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加大残疾人法律援助力度,把残疾人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解决。截至目前,市残联共接待残疾人来信来访50批次/100人次,信访事项涉及残疾人权益保障、就业、困难救助、法律援助等方面,办结率为92%。

(四)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围绕2024年法治工作要点,市残联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1.开辟纪法教育和宣传。市残联公众号开办“纪法小讲堂”专栏,每周1次线上纪法讲座,全年共发布48期,阅读人群涵盖残疾人工作者、残疾人及其家属、社会公众,充分发挥了新媒体受众广、传播快的优势,扩大宣传覆盖面。全市残联系统残疾人工作者参加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答题网络竞赛;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参加法院旁听庭审,以案释法等活动。

2.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市残联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专题法治讲座,以案例的形式重点讲解了产权保护、合同履行和继承法等相关内容,增强大家学法、懂法、用法的意识和法治理念。组织干部职工观看线上民法典宣讲,积极动员残疾人及家属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知识。依托办公楼LED显示屏幕,滚动播放“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宣传标语,张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展板等。

3.宣传残疾人相关法律法规。春节前夕,市残联邀请法学博士黄本莲到大王镇港沟村,为返乡村民们进行法治宣讲,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重点解读。全国爱耳日、4月2日世界孤独症日、5月19日全国助残日、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等活动,市残联结合活动主题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资深律师鲁彩萍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涉及残疾人权益保护的相关内容进行详尽解读,让残疾朋友学习关于自身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

(五)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中小企业

为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不断增强服务企业意识和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提高企业满意度,市残联“双千”工作专班每月到企业开展走访调研。5月21日,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卢素琴带领“双千”工作专班上门回访挂点企业湖北志联模具科技有限公司,针对企业在增资扩产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现场进行了回复与解答。6月19日,卢素琴带领“双千”工作专班深入渤海控股有限公司走访调研,实地了解企业项目建设进展和未来生产运营计划。市残联关心、关注企业发展,针对限制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立足残联职能,竭尽全力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为中小企业发展持续营造良好创业环境。

(六)围绕法治建设,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

市残联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一是权益保障暖人心。截至目前,我市共为1615名0-15岁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服务,共为4478名困难精神残疾人免费发放服药救助卡,为3244名残疾人适配辅具。两节期间,投入资金133万元慰问2721户困难残疾人家庭。为6万余名持证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为城区5695名重度残疾人支付医保补贴资金108万元。“阳光家园计划”项目投入2786万元为1242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

二是加装电梯有补贴。为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相关精神,共同缔造电梯先行,共创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市残联制定出台《残疾人参与加装电梯补贴办法》,对参与加装电梯的残疾人,按每户6000元标准予以补贴。目前已竣工91户残疾人家庭领取补贴款共计54.6万元。

三是就业创业有扶持。市残联走访103家用人单位,开发残疾人就业职位149个,就业岗位1997个。全市新增就业残疾人764人,培训残疾人371人。

二、存在的问题

市残联法治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干部主动学法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有待提高;

(二)残疾人的普法教育和“送法上门”服务有待增强;

(三)残疾人事业法规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落实等。

三、2025年工作设想

市残联将继续以法治建设为目标,坚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提升残联干部队伍法治观念、法律素养、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公开公正、廉洁高效的法治型群团组织。

(一)加强学习,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坚持“学法、普法、用法”的要求,把领导干部法治学习作为干部集中学习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中之重,有针对性地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形成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二)拓宽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

围绕残疾人工作特点,保障残疾人权益,在工作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教育。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宣传和推广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监督检查工作。利用各类节日为契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为残疾人“送法上门”,不断提高残疾人学法用法遵纪守法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氛围。

(三)强化意识,努力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水平

坚持以服务残疾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千方百计解决好残疾人反映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继续做好政务事项公开工作,确保办事公开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标准。采取多种形式畅通残疾人反映问题的渠道,保护好残疾人的权益,提升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